中醫典籍《本草綱目》中的“紅豆杉”
2020-02-09 來自: 陜西省天行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3277
又名紫杉,古代統稱為柏,明朝李時珍將柏列為補陰之要藥,主治驚悸益氣,除風濕,安五臟并能治療其他疑難雜癥。
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四卷
木之一香木類三十五種
柏《本經》上品
柏實
【修治】[ 曰] 凡使先以酒浸一宿,至明漉出,曬干,用黃精自然 汁于日中煎之,緩火煮成煎為度。每煎柏子仁三兩,用酒五兩浸。 [時珍曰]∶此法是服食家用者。尋常用,只蒸熟曝烈,舂簸取仁,炒 研入藥。
【主治】驚悸益氣,除風濕,安五臟。久服,令人潤澤美色,耳目聰 明,不饑不老,輕身延年。本經。療恍惚、虛損,吸吸歷節,腰中重痛,益血止汗。別錄。治頭風,腰腎中冷,膀胱冷膿宿,與陽道, 益壽,去百邪鬼魅,小兒驚癇。甄權。潤肝。好古。養心氣, 潤腎燥,安魂定魄,益智寧神。燒瀝,澤頭發,治疥癬。時珍。
柏葉
【修治】[曰] 凡用挼去兩畔并心枝了,用糯泔浸七日,以酒拌蒸一 伏時。每一斤,用黃精自然汁十二兩浸焙,又浸又焙,待汁干用之。 [時珍曰]此服食治法也。常用或生或炒,各從本方。
【主治】吐血衄血,痢血崩中赤白,輕身益氣,令人耐寒暑,去濕痹, 止饑。別錄。治冷風歷節疼痛,止尿血。甄權。灸 凍瘡。燒取汁涂 頭,黑潤鬢發。大明。傅湯火傷,止痛滅瘢。服之,療蠱痢。作湯常 服,殺五臟蟲,益人。蘇頌。
枝節
【主治】煮汁釀酒,去風痹、歷節風。燒取 油,療瘑疥及蟲癩良。
脂
【主治】身面疣目,同松脂研勻涂之,數夕自失。圣惠。
根白皮
【主治】火灼爛瘡,長毛發。別錄